美团低调布局 AI 领域:投资驱动,探寻新航道

AI资讯 2025-03-10 75

在当下的互联网行业,科技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,其中 AI 领域更是成为各大巨头激烈角逐的战场。在这场 AI 竞赛中,美团看似没有像其他头部互联网公司那样,在大模型或者 AI 应用侧大张旗鼓地宣传,但它正以独特的投资策略,悄然在 AI 领域开疆拓土,试图在新时代的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
QQ20250310-142428.jpg

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集体迎来资产重估,科技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。美团,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,在其发展的第二个十年,将 “科技” 列为公司创始人兼 CEO 王兴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。这一战略调整的背后,是美团希望借助 AI 机遇,构建一个大规模、全品类、有纵深且生态健康的本地商业系统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一消息的传播恰逢京东入局外卖,市场格局面临重塑的关键时刻,美团此举无疑是在为应对未来的竞争布局。

与其他头部互联网公司在 AI 领域的频繁动作相比,美团在 AI 领域的 “动静” 相对较小,至今尚未推出一款在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 AI 产品。不过,美团在 AI 领域的布局并非毫无作为,而是另辟蹊径,通过一系列敏锐的投资动作,彰显了其对 AI 领域的重视和野心。

近年来,美团的投资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,科技行业在其投资版图中的占比明显加重。回顾美团的发展历程,在走过第一个十年时,其一年的研发费用约 80 多亿,而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 200 亿,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,从侧面反映出美团对科技研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。

从投资视角来看,美团系的投资版图不断扩张,截至目前已涵盖 129 家公司。其中,本地生活领域虽然占比最高,约为 27%,但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领域的合计占比已实现反超。若聚焦最近三年的投资项目,美团投资方向的转变更为显著。在这期间,美团系投资了 37 个项目,超过六成的项目分布在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领域。

以宇树科技为例,2024 年美团及其发起的美团龙珠两次对其进行投资,使得美团旗下公司如今已成为宇树的第一大外部股东。宇树科技在当下的科技领域风头正盛,美团的这一投资举措,彰显了其对相关领域发展潜力的敏锐洞察力。

除了宇树科技,美团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广泛且深入。目前,美团已投资布局 10 家以上机器人相关公司,且在多数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在 10% 左右,部分甚至更高。比如银河通用机器人,2024 年 6 月,该公司完成 7 亿元天使轮融资,美团不仅参与投资,还与之达成战略合作,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智慧药房的应用解决方案。这一合作旨在改变传统药房依靠人力进行取货、送货、补货的运营模式,借助机器人实现更高效、智能的运作。

尽管通用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,但各类商用机器人已逐渐成熟,并与美团的业务产生了直接关联。普渡科技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这家成立于 2016 年的深圳企业,凭借低速自动驾驶、机器人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,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商用清洁、服务配送和工业配送等场景。在海底捞、巴奴毛肚等知名餐饮品牌中,都能看到普渡机器人忙碌送餐的身影。

对于美团而言,“配送” 是其业务的核心环节。无论是餐饮外卖,还是即时零售,亦或是商超、酒店等领域,都离不开高效的配送服务。因此,美团的投资视野不仅局限于机器人本身,还延伸至整个配送场景和产业链条。这也解释了为何自动驾驶公司会进入美团的投资版图。2024 年 2 月,从事城市配送领域自动驾驶产品研发的九识智能完成近 1 亿美元 A 轮融资,美团作为领投方,积极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。

进一步拓展来看,激光雷达、半导体和新能源电池等相关企业,也纷纷成为美团的投资对象。上市的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、专注于人工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芯片的爱芯元智,以及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商等,背后都有美团的身影。这些投资的共同目标,是构建一个更高效的机器人配送和服务体系。激光雷达和智能芯片能够提升机器人和配送车的感知能力,而电池技术的进步则能确保它们拥有更持久的续航能力,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。

据官方数据显示,截至 2024 年底,美团无人机累计配送订单已超过 45 万单,自动配送车累计配送接近 500 万单。通过持续的投资布局,美团有望进一步扩大这一配送体系的规模,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
然而,在 AI 时代,仅有硬件层面的布局远远不够,大模型作为核心技术,是企业在竞争中立足的关键要素。美团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在大模型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投资动作。

2025 年 1 月,3D 生成大模型公司 “影眸科技” 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 A 轮融资,美团龙珠和字节跳动共同领投。在此之前,美团还投资了月之暗面 Kimi、智谱 AI、硅基流动、光年之外等多家大模型公司。

其中,光年之外由美团联合创始人、前董事王慧文创立并控股,王兴本人也对其给予支持。2023 年 6 月,美团以约 2.34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光年之外的全部权益,并承担 3.67 亿元债务。美团当时表示,希望通过此次收购获得领先的 AGI 技术及人才,增强在人工智能行业的竞争力,更好地践行 “帮大家吃得更好,生活更好” 的企业使命。尽管当时光年之外尚未取得显著成绩,但美团的这一收购举动,展现了其对大模型技术的前瞻性布局。

一个月后,智谱华章完成总额数亿元的 B - 2 轮融资,美团战投成为独家投资方。智谱华章源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技术成果转化,汇聚了一批清华精英,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通用模型,在算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美团与智谱的合作,有助于优化自身的广告算法,提升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效果。

2024 年,月之暗面和硅基流动也进入美团的投资版图。2024 年 2 月,月之暗面完成新一轮超 10 亿美金融资,美团参与投资。彼时,月之暗面推出的大模型应用 kimi 发展迅猛,日活用户从 2023 年 10 月的 10 万迅速增长至 2024 年 3 月的 300 多万。同年,美团成为硅基流动的战略股东。硅基流动致力于打造大模型时代的 AI 基础设施平台,其创始人袁进辉与美团渊源颇深,此前他创办的一流科技 OneFlow 被光年之外并购,而后随着光年之外被美团收购,袁进辉再次创业成立了硅基流动。

通过这一系列投资,美团在大模型领域构建了较为广泛的布局,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其在 AI 时代的竞争地位。不过,相较于在投资领域的积极进取,美团自身在 AI 大模型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上,目前尚未取得显著突破。

事实上,美团创始人王兴对大模型技术一直十分重视。在 ChatGPT 爆火之际,王兴就曾表达对 AI 大模型所蕴含巨大生产力的期待,美团决策层也早已达成共识,认为大模型是不容错过的发展风口。然而,截至目前,美团自主研发的大模型产品在市场上尚未引起广泛关注。对于美团而言,在投资为其奠定基础之后,自身在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方面需要加快步伐,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,才能真正在 AI 时代站稳脚跟,实现构建智能本地商业系统的目标。

美团在 AI 领域的布局,虽然没有声势浩大的宣传,但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投资动作,在机器人、自动驾驶、大模型等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。未来,美团能否将这些投资转化为实际的竞争优势,在 AI 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,值得行业持续关注。

文章由本站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s://www.12330.com.cn/view-b5cd5c06

文章目录